摘要
民众的政策遵从意愿与行为影响着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本文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讨论1982年以来当地生态保护政策执行的效果变化及原因。基于保护区管理局和当地政府、当地民众、社会组织等多方的深度访谈和相关文件查阅,本文聚焦社会组织在生态环保政策执行过程中民众政策遵从意愿和行为催化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面对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的政策要求,以当地保护区管理局和政府为代表的政策执行主体取向和以牧民为主要构成的目标群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传统的强制性工具效果不佳,民众政策遵从度低。而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其引入的协议保护机制则成为破局的关键点。协议保护机制利用“理性人”的短期经济计算吸纳关键群体,再利用“行为人”的社会属性,经由关键群体这一典型带动其他普通民众,并通过舍饲圈养项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巩固措施加速消解生态保护和民众增收的矛盾,形成“经济效益-政策遵从-生态效益”的正向循环,实现民众政策遵从的可持续。本文剖析了社会组织对民众政策遵从的催化剂作用,认为其可以通过“短期计算-社会属性-长期计算”的模式激发民众政策遵从,促进公共政策执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