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江南的戏曲经历了南戏的复兴、新声昆山腔的改良、昆剧的繁荣和花部的勃兴四个阶段。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戏曲消费的都市空间结构和表演方式的演变。作为戏曲传播和消费空间载体的演出场所——神庙、宗祠、会馆、私家厅堂、园林游船、戏园茶楼等相继出现,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形到有形、从随意到正规的发展演变过程。职业戏班也开始了市场化的转型,更关注戏曲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戏曲表演的质量,改编上演新戏,并在表演形式上呈现出多变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江南都市的地理、人文、历史文化传统,也逐渐培育和建构起符合都市空间消费特征的戏曲消费群体与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