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7月兴安盟2次局地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短时暴雨过程几乎都集中在6h以内,降水总量大,雨强大,出现2018年降水极值;2次短时暴雨都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境背景下,降水回波在大尺度上升运动区生成,在引导气流作用下移动,并在地面中小尺度的作用下加强;2次短时暴雨过程对流强度不大,40dBZ强回波在6km以下,"7·04"短时暴雨过程有明显的列车效应传播特征,"7·16"短时暴雨呈现热带型降水回波特征;强降水出现前,地面辐合线或辐合中心的出现以及正闪频次的越增对判断强降水落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