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两千年来,对于《中庸》第20章的一处文字,学者们都是这样断句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种断句将"圣人也"断入上句,并入"天道"里去了,百般解释都不通。如将这三字断入下句,变成"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内容合理,但是破坏了原文复句排比的格式,也欠妥当,陷入了两难境地。这可能是由于错简和漏简造成的,只要补齐和调整几个字,矛盾就解决了。做法是将原文中"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挪移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后面,而在原处补上"诚之者"三字,下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那一段,矛盾就合情合理地解决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