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探讨CIH暴露对肝脏铁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CIH组),将模型组大鼠置于动物间歇性低氧舱内,前1.5min向舱内充入100%氮气使氧气浓度降至5%,后1.5min充入100%氧气使氧气浓度升至21%,每一循环3min, 8h/d, 35d;常氧对照组大鼠置于相同舱内,充入正常空气。HE染色观察肝脏损伤情况,比色法检测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TIBC);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肝脏铁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二价金属转运蛋白[DMT1(+ire)、DMT1(-ire)]、膜铁转运蛋白(FPN1)、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蛋白(FTL)、p-STAT3、STAT3蛋白表达;Q-PCR检测肝脏铁调素(hepcidin)、DMT1(+ire)、DMT1(-ire)、FPN1、TfR1、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细胞结构紊乱,出现脂肪空泡、细胞核萎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fR1和DMT1(+ire)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FPN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铁沉积显著增多,血清铁含量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下降(P<0.01),FTL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中hepcidin及IL-6 mRNA表达升高(P<0.05),p-STAT3/STAT3蛋白表达比值升高(P<0.05)。结论:CIH暴露可能通过IL-6/STAT3通路调控hepcidin-FPN1系统造成肝脏中的铁沉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