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符号,记录了先贤哲人的所言所思,并因其句式凝练、易诵易记,成为不同文化的核心载体代代相传。中国格言从先秦开始,便蕴含了儒家的伦理精神,且随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而兼采释道,成为精英和大众日常修身的重要训导。而16—18世纪中国格言在欧洲的译介和传播,一方面搭建了欧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主要路径,另一方面见证了中西文明的互动与互鉴。中国格言在欧洲内部的递嬗不仅呈现出中国文化在西方语境中的不同阐释及影响,还构成了域外中国形象的丰富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