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黄精根腐病对根际土壤细菌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韩凤; 章文伟; 李巧玲; 杨晓玉; 林茂祥*
来源: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2, 36(05): 6-11.
DOI:10.13728/j.1673-6427.2022.05.002

摘要

目的 探究多花黄精受根腐病危害后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以未种植多花黄精(HJCK)、多花黄精健株(HJJ)和病株(HJB)的土壤为材料,测定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等5种酶活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度并聚类分析。结果 多花黄精根腐病的发生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所有土壤样品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优势菌属为uncultured_bacterium_c_Subgroup_6、uncultured_bacterium_f_ Gemmatimonadaceae、uncultured_ bacterium_f_Microscillaceae、MND1、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三组土壤细菌多样性差异不大,但丰度差异显著。以HJCK中细菌丰度最高,其次为HJB。三组土壤中细菌丰度聚类结果也可明显的将三个样品归为三类。结论 多花黄精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中酶活性明显降低,且细菌相对丰度减少。

  • 单位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