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组织miR-141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鲁艳明; 王月; 李翔; 周梦雅
来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7, 24(22): 1568-1577.
DOI:10.16073/j.cnki.cjcpt.2017.22.005

摘要

目的既往微小RNA(microRNA,miRNA))芯片结果显示miR-141在卵巢癌中呈高表达。本研究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4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iR-141靶基因及进行相关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iR-14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01-01-2013-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卵巢组织标本。其中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47例、卵巢良性肿瘤标本25例和正常卵巢组织标本10例。采用定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4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应用miRbase、miRanda和targetscan 3个数据库预测miR-141靶基因,对获得的靶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注释描述、GO富集分析和Pathway分析。结果与良性卵巢肿瘤(4.533±2.617)或正常卵巢组织(3.046±1.431)相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62.052±32.196)中的miR-141表达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miR-141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有关,Ⅲ、Ⅳ期癌组织中miR-141的相对表达量(75.099±22.208)明显高于Ⅰ和Ⅱ期(13.779±6.0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26,P<0.05;与年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无关。同时采用miRbase、miRanda和targetscan 3个数据库重叠部分的miR-141预测靶基因117个,其靶基因集合功能富集于肌细胞分化调节、转录因子连接及DNA连接等分子生物学过程,P<0.05;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富集于Wnt信号通路和昼夜节律信号通路,P<0.05。结论 miR-14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