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体诗出现之前,中国早期诗歌有着各种自由活泼的体式,三句体作为一种基本的诗歌体式,普遍存在于古中国各地。中国古代诗人对音律的自觉探索与追求,再加上梵偈的本土化,激发和强化了近体诗的发展,使之自成一尊,并逐步形成近乎独尊的局面,占据了传统诗歌的主流地位。三句体诗歌则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词、曲、小令以及民谣、话本、民间说唱艺术、歌曲等艺术形式中。同时,它还存在于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异域诗歌俳句之中,并反哺了汉俳的诞生和发展。三句体诗歌中一些特殊的体式或句式,比如"三、三、七"式、"三、三、五"式,具有特殊的文学文化学或文艺人类学意义,且影响深远,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