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坝蓄水显著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着河流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和重金属形态。2019年6~7月,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攀枝花市至长江中游湖口县,沿长江干流调查了26个断面,采用欧共体BCR 3步提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As、Cd、Co、Cr、Ni、Pb和Zn)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并用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物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库区段(金沙江梯级水库段和三峡库区段)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的粒径均值呈减小趋势,沉积物As和Zn全量呈增加趋势,中游段变化规律不明显。沉积物黏粒含量与弱酸提取态Cd和Ni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d以残渣态(59.26%)和弱酸提取态(24.67%)为主,Cr(92.41%)和Ni(83.41%)以残渣态为主,As、Co、Cu、Pb和Zn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As、Cd、Co、Cr、Ni和Zn污染程度大小为:金沙江段>长江中游段>三峡库区段。Cd、Co、Cr、Cu、Ni和Zn的生物有效性(RAC均值)大小:上游三峡段>中游段>上游金沙江段,As和Pb的生物有效性大小为:中游段>上游三峡段>上游金沙江段。三峡段沉积物Cd为高风险(RAC均值为48.44%),Cu、Ni和Zn为低风险或中等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