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砂岩型铀矿是重要的铀矿资源,地浸采铀是开发利用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方式。在地浸采铀过程中,矿体中白云母、高岭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会降低铀的浸出效率,为了得到层状硅酸盐矿物降低铀浸出效率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及工艺矿物学的相关分析测试探讨砂岩型铀矿浸出实验前后铀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矿物学参数。可知不同浸出条件下元素与矿物的含量变化及铀矿物的主要连生矿物变化,浸出实验前后白云母、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比表面积增加。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可知,地浸前矿石中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吸附态铀、类质同象铀三种形式存在,地浸过程中浸出液会将部分独立铀矿物及吸附态铀浸出带走,但部分吸附在长石孔隙及层状硅酸盐矿物表面的铀难以被浸出,主要是因为层状硅酸盐的层片状结构阻止了铀矿物与溶浸液接触,且原有的黏土矿物、长石溶解新生成的黏土类层状硅酸盐矿物会吸水膨胀从而堵塞浸出液运移流动的孔隙,降低浸出的效率。
-
单位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