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洪泉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均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A组患者采用梨状窝入路方式进行手术,B组患者采用大粗隆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7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创伤相关指标变化,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手术时长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但不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血清CRP、MYO、IMA均升高后降低,且不同时间点B组均低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均逐渐升高,且B组患者术后1、3个月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 不同入路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与梨状窝入路方式相比,采用大粗隆入路方式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更有利于其膝关节功能康复。
-
单位扬州洪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