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点曲线法监测阿德福韦酯与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海明; 温志立; 谭德明; 符小玉; 陈莉; 李庆安; 张华; 吴平; 邓乐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18): 5484-5488.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18.029

摘要

目的观察经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与C区基因序列的准种变化特点,以了解HBV准种与抗病毒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50例,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鉴定患者体内HBV基因型,选取其中所有B基因型HB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根据1年后病毒应答情况分为病毒学应答组和应答不佳组,采用熔点曲线技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准种变化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为B型。给予这37例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后,有27例患者出现病毒学应答,10例患者应答不佳。阿德福韦酯治疗前,病毒学应答组患者HBVP区的熔点曲线波峰数(4.59±0.57)少于应答不佳组(5.60±0.97)(P<0.05)。阿德福韦酯治疗1年后,病毒学应答组HBVP区的熔点曲线波峰数(4.44±0.64)与应答不佳组(4.70±1.06)无明显差异(P>0.05)。病毒学应答组治疗前后的HBVP区波峰数无明显差异(P>0.05),而应答不佳组治疗后的HBVP区波峰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HBVC区波峰数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不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两组患者HBVC区波峰数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HBVP区准种数越多,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越低;(2)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的患者治疗后HBVP区准种数明显减少,但可出现优势准种,可能与耐药有关;(3)阿德福韦酯对HBVC区准种作用不明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