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保障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收集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的上述指标数据,运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各省份的贴近度。结果与结论 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82 0(产业规模)、0.349 5(创新资源)、0.211 5(经济资源)和0.257 1(发展基础),提示创新资源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产业发展基础和经济资源次之,产业规模的影响最小。2013-2016、2018-2020年我国各省份医药产业平均贴近度按年计算分别为0.259 6、0.267 1、0.253 6、0.249 9、0.250 5、0.248 5、0.252 0,提示我国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呈稳定发展的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省份的承载力贴近度排名靠前,甘肃、海南、青海、西藏、宁夏等省份的排名靠后,总体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递减的趋势。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排名靠前的省份,可在保持原有承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发展;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位于中间的省份,增强发展潜力、完善产业基础是提高其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方法;对于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排名靠后的省份,可考虑从自身独特优势出发,充分利用特色产业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区域间合作,实施区域集群化发展,提高医药产业资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