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块西缘早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

作者:毛晓长; 尹福光; 唐渊; 王冬兵; 廖世勇; 熊昌利
来源:地球科学, 2014, 39(08): 1129-1139.
DOI:10.3799/dqkx.2014.099

摘要

在保山地块西缘泸水-潞西构造带内,出露一套构造混杂岩.主体为强变形的震旦系-古生界蒲满哨群、公养河群浅变质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等复理石浊积岩系等构成,另有硅质岩、杂砂岩、灰岩、砾岩、玄武岩及花岗岩等弱变形的构造块体.岩石时代从震旦纪至古生代,跨度大,高度混杂,并有从东向西变新的逐势,表现为后退式增生.构造样式早期为同斜倒转冲断作用的叠瓦构造,后期表现为近N-S向剪切.玄武安山岩、流纹岩类具弧火山岩特征,而玄武岩类则为板内火山岩,2种火山岩分别对应岛弧与弧后拉张洋盆产物.寒武纪、奥陶纪侵位的花岗岩也分为东西2个带,西晚东早,代表了保山陆块西缘岩浆弧的一部分.这样就记录了洋壳俯冲消亡、增生楔形成过程的沉积、火山-岩浆、变质和构造变形的地质事件群,也记录了保山地块西缘早古生代增生造山形成过程的地质事件,并证明了泸水-潞西构造带在震旦纪-古生代存在一洋盆.

  • 单位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