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扬雄《方言》文本分析,整条未注明通行区域者353条,占全书686条的51.5%;另有条目中部分词语未注明通行区域者82条,占全书的11.9%。那些注明了汉代及以前词语各地的不同说法的条目,扬雄并没有指出这些话只在这个地方通行。因此,《方言》中的不少方言词,本身又是通语词,实际通行区域要大大扩充。这既有《方言》的内部证据,又有上古时期文献的外部证据。《方言》条目和词语的年代堆积近千年,因此,科学研究《方言》的前提是切割《方言》中的通语和其他非方言成份,分清《方言》条目性质及其中条目的历史层次,尤其那些“方言+通语”形式的词。否则,无论是断代方言研究、方言分区研究、上古方言接触研究、《方言》的属性研究和价值判断都难以深入下去。论文通过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指出扬雄《方言》是一个时地交错、来源多样,混合了通语和方言、古语和今语、汉语和外来语、少数民族语的复杂系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