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机制砂生产主要有干法(风选石粉)和湿法(水洗除粉)两种工艺,但这两种工艺对母材含水率、筛分系统、给排水等生产条件的需求差别较大。文章依托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贵州段)站前工程GNZQ-3标段自建砂石骨料场,通过配置生产设备、选择工艺、控制过程质量等措施,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同时,结合铁路用砂的性能要求,分析了干法制砂、湿法制砂的质量控制重点,还通过试验测试了母材含水率对筛分效率的影响,统计分析了2种生产工艺对颗粒级配的影响和用水量的需求,最后总结了2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以及关键控制技术,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