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横结肠癌网膜弓淋巴结转移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7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71例横结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2例, 女169例;中位年龄为58岁, 年龄范围为21~92岁。病人均由同一组外科医师施行全结肠系膜切除+网膜弓淋巴结清扫术。371例横结肠癌病人中, 15例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阳性, 356例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横结肠癌病人一般资料比较。(2)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横结肠癌病人随访及生存情况。(3)横结肠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病人肿瘤转移及生存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 术后2~5年每6个月随访1次, 术后5年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倾向评分匹配按1∶4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单因素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横结肠癌病人一般资料比较:371例横结肠癌病人中, 55例(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44例、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阳性11例)配对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人年龄, M分期(0期、1期), 术前癌胚抗原分别为60岁(24~92岁), 328例、22例, 4.1 μg/L(0.2~343.7 μg/L), 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67岁(21~79岁), 11例、4例, 5.0 μg/L (0.7~952.4 μg/L), 两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40, χ2=9.031, Z=-2.086, 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58岁(45~67岁), 40例、4例, 4.0 μg/L(2.0~10.0 μg/L), 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67岁(59~71岁), 9例、2例, 5.0 μg/L(8.0~19.0 μg/L), 两者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80, χ2=0.105, Z=-0.821, P>0.05)。(2)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横结肠癌病人随访及生存情况: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横结肠癌病人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分别为12~92个月和1~70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30个月。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病人术后发生肝转移分别为3例和2例, 两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 P>0.05);术后发生异时性肺转移分别为1例和3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0, P<0.05);5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3%和33.9%, 两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6, P<0.05)。(3)横结肠癌病人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为pT分期、pN分期、M分期、网膜弓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横结肠癌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1.599, 5.107, 4.511, 6.273, 95%可信区间为0.467~5.471, 1.867~13.971, 1.385~14.694, 2.052~19.176,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分期、M分期、网膜弓淋巴结转移是横结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6.399, 6.163, 4.024, 95%可信区间为2.028~20.189, 1.666~22.800, 1.177~13.752, P<0.05)。结论横结肠癌网膜弓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人术后发生异时性肺转移率高, 预后较差。网膜弓淋巴结转移是横结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