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两者耦合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设计硫酸盐环境下冻融循环试验,测定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60%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并利用核磁共振(NMR)、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探究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损伤过程及微观结构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试验中,再生骨料取代率为60%的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相近.掺入再生骨料增加了小孔(d<10nm)、中孔(d为10~50nm)及大孔(d为50~1 000nm)的孔隙数量,有利孔隙数量增大,且未冻融前有利孔隙数量排序:R60>R30,再生骨料取代率为60%时可以有效减少冻胀裂缝,内部孔隙结构扩展不明显;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的混凝土内部孔隙扩展情况更为显著,其T2谱曲线总面积变化率为162.46%.扫描电镜结果可以看出界面过渡区与裂缝是再生混凝土中较薄弱的环节,在硫酸盐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孔隙处生成的钙矾石晶体和石膏晶体是后期混凝土裂缝发展的直接原因.
-
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