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崇信弦子腔是崇信地区民间曲艺音乐剧种之一,又称“老眉户”“曲子戏”。其育人喻善的情节,丝弦共鸣的乐声以及委婉高亢的腔调向世人唱述着大众百姓心中的“善与恶”“丑与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崇信的民间组织对弦子腔的唱词文本进行了搜集、整理与记录。这些文献资料揭示了民国时期崇信弦子腔的原始形态,为梳理崇信弦子腔百年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西北地区民间曲艺音乐研究建立了比较研究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