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反”字论伤寒

作者:孔梦琦; 王宁*
来源:河南中医, 2022, 42(05): 656-658.
DOI:10.16367/j.issn.1003-5028.2022.05.0143

摘要

《伤寒论》中包含“反”字条文者,大部分与症状相关,“反”字之前多为各经病证中的普遍症状,“反”字之后则为与六经普遍症状相矛盾的特殊症状,而这些“反”字之后的特殊症状往往揭示该病病机。在带有“反”字的条文中,除了描述症状,也有部分条文阐述脉象,所阐述的脉象反映关键病机。有条文提及了各经病证经医“反”治后产生的系列变证,提示医者要把握病机,根据表里证候的轻重缓急选取相应治则。在诸多指导用药的条文中,有部分条文的用药在“反”字之后,提醒后世医家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病性选择用药。“反”字在理解条文含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突出了从普遍到特殊的辨证论治思维。但临床实践中,不能单单着眼于“反”字之后的特异性症状,更要分辨出整体病情是否符合“反”字之前的普遍症状,从而培养从普遍到特殊的临床思维能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