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观察产后女性SUI患者中尿道漏斗形态学特征性改变,分析尿道漏斗与产后女性SU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查的2198例女性,有SUI症状合并尿道漏斗形成为A组(493例),有SUI症状无尿道漏斗形成为B组(188例),无SUI症状合并尿道漏斗形成为C组(540例),无SUI症状无尿道漏斗形成为D组(977例)。采用盆底二维超声分别在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测量尿道漏斗的宽度、深度、顶角角度;采用盆底三维超声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尿道括约肌的长度、厚度、面积以及体积。结果:有SUI症状的尿道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无SUI症状患者(72%vs 36%,P<0.001)。在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有SUI症状者的尿道漏斗深度明显大于无SUI症状患者(P<0.05);有SUI症状者的尿道漏斗顶角角度小于无SUI症状者(P<0.05)。有尿道漏斗形成者的尿道括约肌长度、厚度、面积及体积明显小于无尿道漏斗形成者(P<0.05)。静态及Valsalva状态下尿道漏斗深度增大是SUI危险因素(OR=1.135,95%CI为1.015~1.268;OR=1.048,95%CI为1.005~1.135,P<0.05)。静息状态时尿道漏斗深度用于诊断SU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73(95%CI为0.530~0.616),尿道漏斗深度临界值定为2.85mm时,诊断的灵敏度为59.5%,特异度为52.7%;Valsalva时尿道漏斗深度用于SUI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38(95%CI为0.510~0.581),尿道漏斗深度临界值定为3.61mm时,诊断的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54.4%。结论:尿道漏斗形成是产后女性SUI的特征性改变,可能与尿道括约肌形态改变有关,盆底超声用于预测临床SUI的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