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2014年至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 分析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通过完善培养方案、开设学科整合课程、规范化病例教学模式和开设综合性医学实验课程, 进行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教学改革。对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本校考生与全国院校考生的成绩进行差值比较, 包括总成绩平均分数、通过率、基础医学部分平均掌握率、基础医学部分认知层次平均掌握率等4个指标。结果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本校考生总成绩平均分数为(384.70±53.62、395.45±50.49、401.43±50.88), 低于全国水平(396.15±58.85、400.78±56.88、405.15±58.06);本校考生基础医学部分平均掌握率为(56.28%、62.45%、64.92%), 低于全国水平(58.41%、62.46%、65.36%);2014至2016年本校考生基础医学部分认知层次平均掌握率低于全国水平, 2017至2018年高于全国。2017年和2018年本校考生总成绩平均分数为(397.11、400.26±61.15), 高于全国水平(388.91、397.01±58.35);本校考生基础医学部分平均掌握率为(61.53%、59.85%), 高于全国水平(58.64%、58.38%);本校考生基础医学部分认知层次平均掌握率为(61.53%、59.85%), 高于全国水平(58.64%、58.38%)。总成绩通过率, 本校考生2014年和2016年为(91.11%、72.73%), 低于全国水平(91.18%、73.75%);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为(76.47%、77.78%、77.59%), 均高于全国水平(73.59%、74.29%、76.89%)。随着教学改革进程成绩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基础医学阶段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教学改革, 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 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相关性的认识, 对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和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