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邻近组织瓣同期修复老年患者侧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修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侧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面积均≥3.0 cm×3.0 cm。以耳轮最高点至外眦连线为解剖标记线, 标记线下为Ⅰ型缺损, 标记线以上为Ⅱ型缺损。将Ⅰ型缺损分为2个亚型:Ⅰa型, 缺损主要位于颊区美学单位区, 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SMAIF)修复, 恢复其厚度以及外形凸度;Ⅰb型, 缺损直接延及耳屏前, 耳屏与缺损之间无皮肤及组织保留, 位于侧区以及颧区美学单位区, 缺损组织较薄弱, 采用颈胸旋转皮瓣或侧面颈旋转皮瓣修复。Ⅱ型缺损采用颈胸旋转皮瓣+额部旋转皮瓣进行修复。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术后3个月时患者对切口设计及美观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共纳入24例患者, 男15例, 女9例, 发病时的平均年龄为68.6岁(57~86岁), 其中男性69.7岁, 女性66.8岁。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平均37.1 cm2(5.0 cm×4.5 cm~8.5 cm×7.0 cm)。Ⅰa型缺损6例, 采用SMAIF修复;Ⅰb型缺损6例, 采用颈胸旋转皮瓣修复3例、侧面颈旋转皮瓣修复3例;Ⅱ型缺损12例, 采用颈胸旋转皮瓣+额部旋转皮瓣修复。随访10~43个月, 平均27.1个月, VAS评分平均为9.3分(8.9~9.7分), 患者对切口设计及手术整体效果均表示非常满意, 无肿瘤复发。结论以耳轮最高点至外眦连线作为解剖标记, 将侧面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依据分区以及解剖特点分别设计SMAIF、颈胸旋转皮瓣、侧面颈旋转皮瓣、额部旋转皮瓣中1种或多种邻近组织瓣进行即刻修复, 可考虑作为老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的诊疗策略。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