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世纪以来的新加坡影人以影像为媒介、用独特的镜语,叙述着当个人命运与国家政治、地域历史相重合交错时,所产生的焦虑、质问和反思。以巫俊锋、陈彬彬等为代表的新加坡影人,聚焦于个人与集体的创伤记忆,藉由影像召唤被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压制、切割和重组的群体历史。他们的电影在"记忆"的框架之下,凸显出庶民记忆与官方历史微妙的对抗逻辑。电影作为新加坡社会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国家话语背后的种种问题,不仅是在表现新加坡社会,也在重构新加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