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2例胞浆中含Auer小体样物质的非髓系肿瘤细胞(急性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脾脏淋巴瘤),进一步探讨Auer样物质与真正Auer小体的形态学特点、性质以及在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与实验室人员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非髓系肿瘤细胞的临床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组化染色、免疫表型与遗传学结果,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肿瘤性淋巴细胞胞浆中Auer小体样物质的性质。结果 2例非髓系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活检组化染色结果均符合淋系肿瘤的特征;在形态学上Auer小体样物质与真正Auer小体相似,其中1例Auer小体样物质出现在原始细胞中时,很难与真正的Auer小体进行区分。结论 Auer小体是髓系与非髓系肿瘤鉴别诊断、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中重要的形态学依据,但少数非髓系肿瘤也会出现Auer样物质,血液肿瘤的准确诊断必须依靠流式细胞分析、组化染色、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检查综合判断。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