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治术和开窗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根祥; 王忠华*; 高明华; 董利英; 李方杰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11): 1845-1892.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7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中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18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刮治组100例行囊肿刮治术,开窗组80例行开窗减压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3、6个月囊腔面积缩小百分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开窗组不同类型囊肿的开窗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出血、麻木及复发情况。结果 开窗组术后第3、6个月囊腔面积缩小百分率均高于刮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第6个月,开窗组有效率为82.50%(66/80),刮治组有效率为69.00%(6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窗组开窗末期有效率为91.25%(73/80),角化囊肿单房型的开窗效果优于多房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牙源性颌骨囊肿间开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治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2/100),下唇麻木发生率为1.00%(1/100),复发率为1.00%(1/100),开窗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均为目前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有效方法,刮治术适用于小型颌骨囊肿或囊肿未侵犯颌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开窗术相比刮治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更少,且能有效缩小囊腔并促进颌骨囊肿周围骨质新生,尤其适用于大-中型颌骨囊肿或病灶致骨质吸收严重者,利于二期手术彻底刮治,以保存颌骨功能。

  • 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