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温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原学、药敏、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式等, 进一步为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共258例(258眼), 将患者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致病因素、致病菌属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 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 农民组和非农民组, 植物伤组和非植物伤组, 镰刀菌属组和非镰刀菌属组, 分别统计各组的手术率。采用χ2检验对各因素与手术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 同时对病原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做比较, 并统计主要致病菌的药敏情况。结果: 9─11月份是真菌性角膜炎的高发期, 占全年的48.1%, 其中农民(60.5%)为主要的患病人群。植物伤(34.5%)为首要致病因素。镰刀菌属(45.3%)是主要的致病菌。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为68.6%, 高于涂片检查的43.0%(χ2=4.522, P=0.033)。镰刀菌属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值的几何均数分别为4.283、17.290、1.105 μg/ml;曲霉菌属分别为3.389、2.661、0.125 μg/ml;链格孢属分别为0.604、0.531、0.258 μg/ml;假丝酵母菌属分别为0.317、0.552、0.047 μg/ml。258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 44例(17.0%)接受了手术治疗, 进一步分析发现老年患者(χ2=5.293, P=0.036), 植物伤患者(χ2=11.386, P=0.001), 镰刀菌属感染患者(χ2=3.939, P=0.044)的手术概率较高。结论 :镰刀菌属是温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而植物伤为首要致病因素。老年患者、植物伤以及镰刀菌属感染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较严重, 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更高。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