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及对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并随访资料完整的78例老年女性患者(年龄6583岁),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指征,术前及术后随访均需骨密度检查(DXA方法),实验组从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骨密度(BMD)T值,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骨量轻中度减少组(BMD T值-1.0-3.0)中BMD T值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假体相对基线下沉数值也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在骨量中重度减少组(BMD T值≤-3.0)骨水泥型假体则表现出更好的假体稳定性。结论老年女性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后骨量减少及轻度骨质疏松患者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后效果明显,而且增加假体长期稳定性。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骨水泥型假体稳定性优于生物型假体。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