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处理对红砂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鑫鑫; 苏世平*; 李毅; 马彦军; 扁红英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 56(05): 128-136.
DOI:10.13432/j.cnki.jgsau.2021.05.017

摘要

【目的】以红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老化处理后红砂种子发芽指标和生理特性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揭示红砂种子对高温高湿环境的响应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温度梯度(25(CK)、30、35、40、45、50℃)、不同处理时间(24、48、72 h)、相对湿度为95%的高湿环境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结果】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呈增大趋势,显著高于对照19.2%~38.3%,保护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AT与POD活性在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24 h时最高,并分别高出对照55.0%和94.1%,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分别较对照低17.6%~91.8%和87.0%~91.8%.【结论】老化处理使红砂种子细胞膜受损,造成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老化时间24 h、温度30~40℃时红砂种子活力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