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王梵志诗在唐代深受僧俗人士的喜爱,因其语言通俗、说理平易,所以"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则吟以王梵志诗"[1],影响广及边陲、海外,为唐代白话诗派的始祖。至宋代重视理趣,王梵志诗为士人所推崇,苏轼、黄庭坚都曾撰文品评[2]。明代以后王梵志诗渐趋湮没,所以清代敕修的《全唐诗》不录王梵志诗片言。1900年敦煌藏经洞偶然被打开,久佚的王梵志诗才得以重现于世,重新书写了中国古代诗歌史:在沿袭六朝繁缛绮错、靡丽婉转文风的初唐文学背景下,王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