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CBCT三维重建测量前鼻棘区潜在取骨量,为前鼻棘区作为自体骨取骨位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00例CB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按性别、年龄及鼻腭管分型进行分组,对各组前鼻棘潜在取骨量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女性前鼻棘区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77.05±115.69) mm3、(334.33±109.75) mm3,男性大于女性(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31.70±101.51) mm3、(371.26±122.64) mm3、(375.46±118.05) mm3,中年组、老年组大于青年组(P<0.05)。漏斗形组、沙漏形组、圆柱形组、纺锤形组的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21.83±119.28) mm3、(391.44±117.21) mm3、(353.03±108.44) mm3、(344.09±103.24) mm3,沙漏形组大于其余3组(P<0.05)。结论:前鼻棘区可作为上前牙区骨增量的取骨位点,术前可利用CBCT三维重建对潜在取骨量进行测量评估。
-
单位银川市口腔医院; 宁夏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