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平

作者:刘加平
来源:世界建筑, 2020, (05): 132.
DOI:10.16414/j.wa.2020.05.059

摘要

<正>求学重建工,我有幸在年满38周岁时考入陈启高先生门下,抱着要把"四人帮"耽误的青春补回来的决心,用时34个月便完成了学业且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年轻气盛季又心高气傲,就立志在建筑设计与建筑热工技术之间搭建一个有机融合的学科方向,把那些枯燥的热工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渗透在建筑创作设计的全过程中,并能够付诸实践,做出工程示范以推广应用。尽管那时候懵懵懂懂,不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就全身心投入之中。好在傻人有傻福,"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多年后,终于从囫囵吞枣走向了含英咀华,从建筑对地域气候的适应机理探索,领悟到了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完成了从技术科学角度对建筑学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