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AESW区块上白垩统碎屑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作者:田雨; 赫恩杰; 陈洪德; 王贺华; 徐兵; 何巍; 袁浩; 张艺久; 柳世成; 邓勇; 欧阳静芸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5(06): 722-732.

摘要

埃及阿布吉拉迪盆地白垩系碎屑岩储层发育,具备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以Alam El Shawish West区块(简称为AESW区块)上白垩统Abu Roash组G段(简称为AR-G段)为例,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地化分析及测井资料等研究基础上,对碎屑岩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及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AESW区块AR-G段碎屑岩主要为潮坪沉积,发育潮间带、潮下带亚相及多种微相。(2)砂岩类型以石英砂岩及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成分及结构成熟度较高。(3)储集空间包括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的粒间及粒内溶孔等,依据压汞曲线形态及孔喉半径分布等特征,将砂岩储层分为3类,分别对应于粗-中喉道、中-细喉道及微喉道。(4)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型,次为中孔低渗型,孔渗相关性较好,储层整体上以孔隙型为主。(5)储层发育及分布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潮下带水下砂坝及潮汐水道砂体物性较好,为区内有利的储层发育微相类型。溶蚀作用能够形成次生储集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条件,最终形成潮坪相砂岩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