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新回到对经济学进行客观描述的现实逻辑,但由于其经济学研究视域依然以斯密为基础,因此,他此时的许多经济学分析仍不够成熟。他在这部书的写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想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46年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发表成为他深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催化剂,他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的一系列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将自己的经济学视域从斯密转向了李嘉图,深化了对古典经济学和现实社会的理解,为创立自己的经济学视域奠定了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