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A)19-9及WHO组织病理学分型在混合型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cHCC-ICC)手术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999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临床和随访资料完善的206例cHCC-ICC患者。根据WHO病理分型标准将病理结果分为Ⅰ型、Ⅱ型(Ⅱa、Ⅱb、Ⅱc)。根据AFP、CA19-9血清浓度,将206例患者分为3组:41例患者为双阳性组[AFP~+(AFP≥20ng/mL),CA19-9~+(CA19-9≥37U/mL)],114例为单阳性组(AFP~+、CA19-9~-或AFP~-、CA19-9~+),51例为双阴性组(AFP~-,CA19-9~-)。分析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及不同肿瘤指标水平间患者的预后,并比较在不同临床分期中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双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短于单阳性组(P=0.002)及双阴性组(P=0.008),且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率高于单阳性组(P=0.001)及双阴性组(P=0.006);3组间患者无瘤生存时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CC-TNM分期Ⅰ期的患者中,Ⅱa型、Ⅱc型患者DFS短于Ⅰ型患者(P=0.048);其他分期不同组织学分型患者间OS和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2010年WHO分类标准的组织病理学分型与cHCC-ICC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血清AFP和CA19-9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cHCC-ICC患者术后预后。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