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125I粒子单/双链联合胆管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125I粒子链联合胆管支架植入治疗的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44例, 女23例, 年龄39~80(62.0±9.7)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36例接受125I粒子单链联合胆管支架治疗为单链组, 31例接受125I双链联合胆管支架治疗为双链组。分析2组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术后8周生化和肿瘤指标[(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糖类抗原19-9(CA19-9))]、支架通畅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OS)的差异。结果单链组和双链组技术成功率(100% 比100%)、临床成功率(97.2% 比96.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5.6% 比 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8周的TB、DB、ALT、AST和CA19-9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两组间术前与术后8周指标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链组支架通畅时间和mPFS比单链组长[8.6个月(95%CI:6.9~10.4个月)比6.2个月(95%CI:5.8~6.6个月), 3.2个月(95%CI:3.0~3.4个月)比3.0个月(95%CI:2.9~3.1个月), 均P<0.05]。单链组和双链组mOS分别为11.2个月(95%CI:8.3~14.1个月)和13.4个月(95%CI:9.9~16.9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结论 125I粒子双链较单链可延长胆管支架通畅时间和mPFS, 远期生存指标仍需进一步观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