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催生了博物馆的公民权利与民主修辞的同时,还将博物馆纳入了民族国家构建的政治实践中。自此,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化的工具,博物馆成为形塑民族认同和国家文化的物化空间。博物馆的工具性与政治性同样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哲学与文化实践中。作为社会文化的自我呈现与动态表达,中国博物馆在不同时期的表征内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表征过去与历史,以此来建构时间连续感与政治合法性;其次是如何表征边缘与民族,以此来建构空间统一性和民族认同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者基本上构成了中国博物馆政治表征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