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确氮气气调中温度对隐蔽性害虫各虫态致死时间的延迟程度及差异,可为气调杀虫时间的科学掌控提供参考。研究了在98%氮气浓度和(75±5)%RH下18、23和28℃时米象Sitophilus oryzae(L.)成虫和隐蔽于粮粒内的卵、幼虫和蛹在不同时间的死亡率、致死时间以及羽化出成虫的时间。18℃温度下达到100%死亡率的时间为25 d,比23℃和28℃时相应延迟了6 d和12 d。18℃下气调致死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LT50值(半数致死时间)分别为9、8、11和7 d,LT99值(99%个体致死所需时间)分别为24、21、26和17 d;23℃时相应LT50值为6、5、7和5 d,LT99值为19、16、21和11 d;28℃时LT50值为3、3、4和3 d,LT99值为11、10、12和7 d。98%氮气气调后残存米象隐蔽虫态均可发育,与正常气体环境相比18℃时从卵发育至成虫的历期最大可延迟27 d,温度降低可导致发育历期延长更为明显。米象不同虫态对氮气气调耐力由大到小为:蛹>卵>幼虫>成虫,氮气气调杀除米象时应以完全杀死隐蔽发生的蛹为目标。
-
单位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