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威的教育思想"儿童中心论",其中不少问题并非不证自明、广为人知。有些问题不时引发人们的论争,很有必要加以辨析,以消除不必要的误读、误判。由于关涉的要素众多,"儿童中心论"具有鲜明的"家族相似性"。国内外有关杜威是不是儿童中心论者的论争,其根源在于如何看待杜威与当时美国进步教育的关系。杜威认为,人的心智生发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成长、成熟。对于进步教育,杜威既严厉地批判它因忽视"社会生活""学科逻辑"而使得心智发展形式化、空洞化、浅表化,又在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上广泛认同进步教育对儿童"本能""活动""经验""自主"的尊重。正是对进步教育的这一辩证立场,构成了杜威"儿童中心论"的生长性、社会性、探究性等现实品格。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本真意义来看,与它相对的应是"静听中心""训练中心""个人中心"等,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教师中心""教材(题材)中心""课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