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面积测量法与移动度测量法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得到测量膈肌收缩功能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健康志愿者78例,收集并获取其一般信息。利用床旁超声分别测量平静呼吸及深呼吸时膈肌的移动度及平静呼吸及深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以肺功能的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为评价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比较2种方法与IC的相关性。结果:2种测量结果表明年龄、体质指数及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与IC的相关性(r=0.486,P=0.000)及平静呼吸过程中膈肌移动度与IC相关性(r=0.245,P=0.031),深呼吸过程中胸腔侧面积变化与IC的相关性(r=0.424,P=0.000)及深呼吸过程中膈肌移动度与IC的相关性(r=0.285,P=0.01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深呼吸及平静呼吸时面积测量法与IC的相关系数均高于移动度测量法(平静呼吸面积差值>平静呼吸移动度,深呼吸面积差值>深呼吸移动度),且P值明显小于移动度测量法(平静呼吸面积差值<平静呼吸移动度,深呼吸面积差值<深呼吸移动度)。结论:面积测量法比移动度测量法更能反映膈肌收缩功能,面积测量法与移动度测量法、膈肌增厚率相结合评估膈肌收缩力更加准确。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