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Social Reading"表述,根据鲍勃·斯坦因社会化阅读类型"四分法",指出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化阅读定义的偏颇,并归纳了社会化阅读的三个支撑点:实践主体、实践空间、实践本质。社会化阅读的产生虽然不与电子媒介时代同步,但却成长、繁荣于电子媒介时代。笔者借助唐·伊德的"身体三论",德勒兹的"原""块茎""褶子"等哲学概念,详细阐发了赛博空间语境中的社会化阅读的表征,并对当前社会化阅读的"迷阵"进行反思。

  • 单位
    江西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