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船山在知行观上的批判并不直接针对朱子之知行观,而是直接针对朱子后学以及阳明学之知行观。在深入考察及同情之了解的基础上,船山认为朱子后学"知先行后"观的问题在学理上判其为"划然之序",即强调"知""行"工夫截然两分;在现实流弊上判其为"玩物丧志",即学者久浸名物而丧失主意。船山认为阳明"知行合一"的主要问题在学理上为"以知为行",在现实流弊上则为"失者恍惚",在学术根基上则为释氏之学;朱子后学与阳明之知行观具体问题各有不同,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离行以为知"。船山秉持接续孔孟、横渠、朱子之正学的学术使命,将"知行"使用对象之外延限定于学者群体,以"实"重定知行概念之内涵,建构了强调实际效用最大化的"行先知后"及"行可兼知"的知行观。船山以"实"为儒学精神特质,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儒学知行观,其指归在反儒学之空疏化及拒异学以守正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