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沙颍河污水下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自然降解和干流稀释作用,减轻下游敏感区的污染程度,基于MIKE11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氨氮为水质指标,设置沙颍河下泄不同污水流量,分析污水受降解和稀释的作用机理与引江济淮工程西淝河线取水口污染物浓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汛前随着支干流量比增加,污染团从主要受降解作用为主过渡到稀释作用为主;汛初下泄的污水主要依靠干流的稀释作用降低浓度;当沙颍河在汛前和汛初的下泄污水流量分别大于淮干流量的10%和7%时,取水口水质有超Ⅲ类水的风险;取水口氨氮浓度与支干流量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二者的拟合效果与污染团受干流稀释程度有关。

  • 单位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