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红栎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7种红栎橡子萌发10、15、20、25 d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残留子叶干重、子叶动用率的变化,并对各指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子叶动用率随着橡子萌发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残留子叶干重随着萌发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北美红栎、舒玛栎、纳塔栎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残留子叶干重显著大于南方红栎、沼生栎、柳叶栎和猩红栎。子叶动用率以猩红栎最大,纳塔栎和柳叶栎较低。红栎橡子的初始干重分别与萌发25 d后的地上部、地下部干重以及残留子叶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橡子干重与子叶动用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红栎穴盘育苗、容器苗大规模生产、引种繁育和栽培驯化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