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可改善晚期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但缺乏对多种一线治疗直接比较的证据,这对临床决策的制定不利。为此,本研究通过网状荟萃分析对比了现有的一线治疗模式,旨在确定具有特定病理学特征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和Clinical Trials数据库,截止时间为2020-07-31。纳入比较的一线治疗包括化疗、抗血管生成、ICI以及联合治疗用于既往未治疗的ⅢB/Ⅳ期或复发的驱动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的Ⅱ/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26项RCT研究,患者16 977例,总计18个方案。与无ICI方案的治疗相比,包含ICI的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S;HR=0.82,95%CrI:0.72~0.93)。与单用ICI相比,IC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HR=0.70,95%CrI:0.58~0.86),使OS略有延长(HR=0.90,95%CrI:0.79~1.05)。作为贝叶斯网状荟萃分析中排名最高的治疗方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纳武利尤单抗加伊匹木单抗联合化疗较标准化疗加/不加贝伐珠单抗有显著的OS获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改善OS、1年OS率以及非鳞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1%、非吸烟的和肝转移的亚组中排名首位,而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以及化疗是鳞癌、PD-L1<1%、伴脑转移的NSCLC患者的首选。此外,不含贝伐珠单抗的ICI治疗方案,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加/不加化疗,与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以及贝伐珠单抗相比,OS获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双免相比,ICI联合化疗是晚期驱动基因野生型NSCLC最佳的一线治疗方案,两者协同增效可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任意2种不同排序方案的相对疗效全景图,为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选择最佳一线ICI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
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