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2.38变异株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方法】对2022年7月8日—2022年8月4日期间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收治的 251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8变异株感染患儿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入院时临床症状以及舌象、临床分型等,同时总结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并以热程、治疗后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病情由轻转重等为指标,评价中医药疗效。【结果】(1)症状、体征方面,251例患儿中,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者120例(占47.8%),且以中、高热为主,体温≥38.1℃者94例[占78.3%(94/120)],平均热程为(2.0±1.1)d;出现咳嗽者112例(占44.6%);部分患儿还出现咽痛、鼻塞、流涕、纳差、眠差、乏力、便秘等症状。舌象方面,舌质多红[占70.9%(178/251)],舌苔多腻[占72.5%(182/251)]。(2)治疗上以清热透邪、化湿解毒为法,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兼以健脾消食以顾护脾胃。全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儿有248例(占98.8%),其中,单纯中药治疗245例(占97.6%),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占1.2%)。(3)治疗后,所有患儿预后良好,无患儿出现病情加重。平均住院时间为(10.8±3.9)d,核酸转阴时间为(12.0±3.4)d;症状缓解最快的是“发热”,服药后热退时间为(1.4±0.7)d;其次为咳嗽,平均咳嗽缓解时间为(2.1±1.0)d;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治疗3 d和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7 d后又较治疗3 d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所有服用中药的患儿均未出现消化道不适、胸闷心悸、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本轮疫情的Omicron BA.2.38变异株感染患儿的核心病机为疫毒侵肺、夹以暑湿,治疗上以清热透邪、化湿解毒为法,兼以健脾消食以顾护脾胃;应用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且总体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