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天神、地祇与人鬼的祭祀均立有尸。尸既是人,又是神灵的象征与凭依,是神在礼仪实践中呈现形象的最佳载体。尸的形象遵循物象其类的原则,与神的遭遇、地位、职能、性格、死因等密不可分。《山海经》中的神灵形象,多为祭祀礼仪中神尸的装扮形象。祭祖必立尸,祖神也借助尸身的形象获得再现。主祭之子与为尸之孙,通过祭前的斋戒与正规祭仪,加上血脉之躯与诚敬之心,无论在外在形态还是内心上,均重构与显现了祖先神灵的形象。丧祭礼中,神像借助尸身与物象得以呈现。物象包括重、主、铭旌、衣物、宗庙、几筵之设、四面之座、屏摄之位等。神像在尸中呈现,在子孙身上呈现,在物中呈现。神灵形象,只能是礼仪实践中的神灵形象。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礼创造出了神。
-
单位泰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