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血余蛋黄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将血余蛋黄油60 ml制成灌肠液进行灌肠,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3 g联合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配置成60 ml灌肠液进行灌肠,两组均每日1次,疗程14天,治疗结束后第14、42、70天分别随访1次。于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时间点观察中医症状总评分(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纳食减少、乏力),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放射反应缓解率,3次随访时比较两组放射反应反复率。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放射反应程度分布及维也纳肠镜评分(VRS)分布,并进行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PG-SGA)评分。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研究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研究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治疗前后放射反应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治疗后治疗组30例中放射反应缓解率为56.67%,对照组为17.8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第3次随访时治疗组放射反应反复率为3.33%,对照组为21.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8)。治疗前治疗组有22例、对照组有20例完成肠镜检查,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6例完成肠镜检查,治疗组治疗前后VRS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总评分和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G-SG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血余蛋黄油保留灌肠可降低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放射性损伤严重程度,改善里急后重、黏液血便症状,提高放射反应缓解率,降低其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