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iR-34a、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6例膀胱癌患者的存档病理蜡块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复发和死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所有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1、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4a、PD-1、PD-L1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中位值为1. 201,其中43例患者的miR-34a <1. 201为低表达,43例患者的miR-34a≥1. 201为高表达。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有55例(63. 95%)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1呈阳性表达,45例(52. 33%)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D-L1呈阳性表达。TNM分期T2~T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Tis~T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miR-34a的低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1)。TNM分期T2~T3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1期患者,高级别肿瘤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肿瘤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肿瘤直径≥2 cm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直径<2 cm患者,TNM分期T2~T3期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is~T1期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转移患者(P <0. 05)。miR-34a低表达组的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miR-34a高表达组(P <0. 05);但miR-34a的表达与PD-1无关(P> 0. 05)。经Log-rank法分析,miR-34a低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5. 81%(24/43),PD-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1. 82%(34/55),PD-L1阳性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7. 78%(26/45),不同miR-34a、PD-1、PD-L1表达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减少及PD-1、PD-L1表达增加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指标,有助于筛选术后复发的高危患者,并为膀胱癌的免疫学治疗提供新靶点。